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分析
——以微信平台为例
周海涛 孙钦涛
摘要:以微信平台为例,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具有广泛性、多样性、持续性和自主性的特征。这种学习行为具有双重影响,能唤起情绪投入、提升学习效率,扩充学习资源总量、优化学习体验,突破时空边界、提升交流便捷性,“学”“用”深度融合、涵养数字素养。同时,也存在拉大数字鸿沟、侵权与被侵权、涉及伦理道德、冲击整体性和跨学科思维的潜在风险。引导规范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需填补数字鸿沟、加快数字赋能,深度规范、适度共享,增强主体认同、加强伦理道德建设,拓宽视野、发展整体性和跨学科思维。
关键词:网络平台;微信平台;学习行为;研究生教育
作者简介:周海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 100875;孙钦涛(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875。
近年来,各类网络学习平台快速发展,为硕士生开展在线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除MOOC、长江雨课堂和超星优课等专业在线学习平台外,还有众多网络平台,如围绕用户、创作者和内容构建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哔哩哔哩,以网络教育和经管专业为特色的经管之家,以及致力于国内学术科研的小木虫论坛等专业网络平台。这些网络平台构建起学术虚拟社区,增强了教与学主体之间的社会临场感,为学习者提供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及科研信息。
微信在众多网络平台中有一定代表性,具有便捷性、普遍性、兼容性等特质,既可以通过自身平台性能提供多样化学习服务,又可以跨平台使用哔哩哔哩等第三方软件,既有自身的特性,又兼具其他平台的优点。凭借综合优势,微信平台已与高等教育中的教学、科研、服务与管理等内容发生紧密联系。已有研究发现,微信赋能的在线教育能够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升高校管理效率和学生服务质量,涵养学生参与、交互、检查等学习行为[1]。选取微信为例,能有效分析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的共性状态、特征和效用。
随着“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一起成为大学育人的重要场域,众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平台方面,较多学者对专业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分析,如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智慧树平台、C20平台、超星优课平台、中国大学MOOC[2];主体方面,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学生[3];学习行为方面,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方法,对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特点、评估模型构建与作用机理等方面展开研究[4-7]。相比较而言,专业在线学习平台,本科生以及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特点、模型构建和作用机理的研究较丰富,而探究微信等网络平台中硕士生学习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待拓展。本研究以微信平台为例,挖掘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特点,剖析其存在的积极作用和潜在风险,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
一、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的特征
硕士生的自我确认和自我思考能力日益增强,使用的网络平台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功能强大且多样;学习行为包括参与行为、互动行为以及自我监测等行为[8]。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有其鲜明的特征。
(一)广泛性
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呈现广泛性。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促使传统育人模式不断更新以有效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网络课程、在线教育成为高校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技术。网络平台作为教育资源承接并共建共享的重要载体,是与线下教学并行的重要育人空间,在推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高校网络课程普及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此趋势影响下,不同区域、不同高校的硕士生群体广泛以微信为代表的网络平台为工具,开展在线学习。同时,硕士生作为“互联网一代”,对网络依赖度高,对新兴事物接受性强[9]。如微信平台是互联网时代发展下的新生事物,其催生出的数字化福利及新型学习方式与硕士生成长环境及认知特征相吻合,是众多硕士生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持续学习的有效途径,受到广泛青睐。
(二)多样性
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呈现多样性。①形式多样。随着在线学习技术的成熟和网络平台功能的完善,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除传统的在线听课外,还包括自主加工、创造与传播知识,跨时空、跨群体交流互动;既有因他人指导而发生的学习行为,又有自发开展的学习行为;既有系统化学习,又有专题性探究。②目标多样。推进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和分类发展,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理念。学术学位研究生以科学研究为导向,其网络平台学习行为目标多集中于提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多样化诉求,这一类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目标主要聚焦于提升应用能力,提高职业素养与职业胜任力。
(三)持续性
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呈现持续性。①持续自我提升。当今时代,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硕士生需具备持续响应知识更新及社会变革的能力,各类网络平台支撑下的在线学习资源为此提供了多种选择。如通过微信平台,硕士生广泛学习精品课程,持续拓宽专业视野并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状态。②“少量多次”连续开展。硕士生拥有较多碎片时间,网络平台包含较多“切片”学习资源,二者供需匹配性强。利用碎片时间,硕士生在网络平台上可以连续短时学习,逐步掌握整体知识,以日积跬步的形式行至千里。
(四)自主性
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呈现自主性。①自主开展高阶学习。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步入成年早期的硕士生能有效利用网络平台,主动适应新环境与新工具。如微信平台中,硕士生自主调动认知、情感与意识参与学习,自我规划、导向、监督和评价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自主评价课程及学习效果,优化改善学习方式。②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硕士生建立知识框架不遵循单一的“刺激—反应”路径,中间还有选择性知觉、意义建构等个体自主加工环节的融入。在网络平台上,硕士生的学习除“拷贝—粘贴”等初阶学习行为外,还有结合自身具体经历、深度反思观察,在把握事物本质上构建知识网络的自主学习行为。
二、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的利弊分析
网络平台是支撑数字化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日益普遍,有其独特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
(一)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的积极影响
1.唤起情绪投入,提升学习效率
从唤起投入看,调动了多种感觉知觉参与学习。网络平台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营造出非线性、具身化教学福利,将自媒体加工技术引入教学。如微信平台学习过程中,硕士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得到有效调动,具身性增强。同时,推动学习者投入知识创造。未来教育中,学习者将由资源“消费者”转变为资源“创造者”。如在微信平台上,硕士生弹幕文本、网络用语、个人观点的融入与使用,使传统严肃、紧凑的知识得到个性化加工与解读,是学习者全身心投入后对教学内容的精炼诠释和再创造。此外,还能获得正面激励与发展动力。硕士生良好学习行为能获得朋友圈点赞等正面反馈,形成学习者持续努力和实现个人目标的动力。
从提升效率看,有助于精准获得学习资料。以大数据算法为支撑,通过关键词搜索、主题检索、偏好设定等方式,硕士生通过网络平台能够按需精准获取学习资料,高效定位核心内容。在算法的支撑下,这些短小精练的资料与内容适配性强,能有效帮助硕士生避免重复学习、无效信息筛选等低效行为。同时,提升知识吸收效率。硕士生运用网络平台创设出的教育场景与知识图谱,以结构化的形式刻画出学科复杂逻辑关系,清晰展现了各知识点的结构与关联,能帮助学习者把握知识脉络,为大脑快速理解、加工与吸收知识创造有利条件。
2.扩充学习资源总量,优化学习体验
从扩充资源角度看,可以丰富学习资源的种类与数量。硕士生广泛且高频的网络平台学习行为,推动学习方式变革,创造出巨大共享价值。如一些社会机构在其影响下,变革信息传递方式,投入微信平台,孕育出众多在线课程、学术及科研公众号、虚拟操作平台和资源连接通道。这些服务种类丰富且数量充足,更新及时且连续性强,是重要的扩展性学习资源。同时,催生用户生成性学习资源。硕士生在网络平台的学习过程中,产出众多满足学习者个性需求的多元化资源与满足共性需求的标准化资源,丰富了虚拟社区中学习资源的种类与数量。
从优化体验看,获得成熟的学习环境。网络平台支撑下的硕士生学习行为,拥有便利易用的平台、成熟全面的技术支持与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这为消除物理空间隔阂,感知社会存在,激发硕士生学习动机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获得深度学习体验。借助网络平台,硕士生与教师、同伴和课程内容的交互机会增多,参与有效设计与组织课程的机遇增多。在此背景下,硕士生经过深度交流、具身体验、反思观察等环节,在主体内部对知识内容进行意义建构,学习体验更趋深化。
3.突破时空边界,提升交流便捷性
从突破边界看,超越时空限制。网络平台学习具有时间灵活、方便简易的特点。如在微信平台上,硕士生自定步调、自我调节,受统一时间规制的影响减弱,学习时间灵活自由。同时,打破空间边界,超学缘意义上的合作互助成为可能。如通过微信平台,硕士生跨越组织边界、超越地域局限与校内外主体构建起新型学缘关系,获得更多参与校内交流、校际协同、校企合作的宝贵机会。
从提升便捷性看,拓展了沟通形式。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相比,硕士生网络平台中的对话、研讨更为方便多元,既有同步交互,也有异步沟通;既有个体间交流,也有群体间探讨;既有规范化对话,也有非正式互动。同时,优化了交流通道。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优化了学习者与教育者、管理者和资源提供者等主体间的连接架构,改变了传统教育资源传递方式,实现了主体间的点对点对接,交流更为便捷通畅。
4.“学”“用”深度融合,涵育数字素养
从“学”“用”融合看,培育了基础能力。在网络平台学习过程中,硕士生检索、获取、存储、制作与交换信息,利用媒介交流并参与合作网络,不断发展执行力、多任务处理力、分布式认知力、团体智力、信息识别力和网络协商等能力。同时,增强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网络信息资源激活个体探究式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硕士生在网络平台学习开展过程中蕴含大量逻辑、诊断、决策等问题,需学习者发挥能动性,运用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突破原有认知经验与思维框架,开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从涵育素养看,增强数字化学习技能。广泛深入的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有助于学习者树立正确认知,从意识层面正视在数字时代培育并提升数字素养的必然性、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学习的必要性,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数字时代,主动投身数字化学习。同时,奠定数字素养基础。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利于涵养学习者的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这些素养是数字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合了信息技术、思想意识、文化积淀与心智能力,是构建数字能力的基础性成分[10]。
(二)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的潜在风险
1.拉大数字鸿沟的潜在风险
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可能扩大“技能鸿沟”与“使用鸿沟”。从“技能鸿沟”看,拉大媒体技能差距,主要包括常规技能和操作技能。有研究发现,个体在这方面本就存在差异[11],而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的持续性与自主性会造成差异性累积影响,扩大原有的媒体技能鸿沟。同时,内容技能差距也可能被拉大,主要包括信息处理、内容创造与策略等。部分硕士生能通过网络平台评估信息、提出观点、创造内容,并实现特定专业发展目标和个人目标;但有的硕士生信息处理技能和策略技能水平较低,无法有效完成目标任务,硕士生之间内容技能的分化可能因网络平台学习行为而加剧。
从使用鸿沟看,存在时间浪费的风险。时间上的浪费是数字时代的新鸿沟[12]。硕士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同,一些硕士生能有效支配时间,对网络平台时间使用情况做出判断,有效改变思维或行动,保持学习效率;一些硕士生则易陷入低效学习状态,与前者在使用时间方面形成分化。同时,也会扩大应用差异。如微信平台中,有的硕士生能克服目标偏离问题,最大化发挥微信平台对工作、学习和社会参与的优势效应;有的硕士生则崇尚娱乐社交,忽视微信平台对个体发展的资本和资源优势效应。
2.侵权与被侵权的潜在风险
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带来了侵权与被侵权的风险。从侵权看,可能造成网络用户侵权问题。硕士生成长发展需发挥自主性,探寻可用资源;但当前网络平台管控相对松散,信息安全存在隐患。如在高度开放、强调自律的微信平台中,数字安全意识低、权利意识弱的硕士生可能违规转载,非法分享他人资源,侵犯他人著作权、发明权、科技成果权。同时,网络平台主导的资源传播模式缺乏“把关人”机制,编辑、审查等角色集中于传播者和服务者,对行为影响的预见性差,易造成共同侵权、网络服务者侵权等问题。
从被侵权看,硕士生的知识信息权益会被侵犯。在大数据环境下,个体成为“全景敞视监狱”中的透明人。如微信平台学习行为使个体的学习与科研变得更为公开透明,若个体保护意识不强,易受到直接侵犯或间接侵犯。且受学科知识小众传播特点的影响,这种被侵权现象不易被发觉与处理,维权难度大。同时,个人隐私被侵犯。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度私人化的空间,但同时也是全球共享的公共区域,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在网络中会留下大量私人数据,若相关主体处置不当,会侵犯硕士生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个人权益。
3.涉及伦理道德的潜在风险
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冲击了主体性,有可能导致道德风险。从冲击主体性看,造成自我认同障碍。网络平台学习过程中,硕士生自主构建多重虚拟身份;但虚拟有时遮蔽真实,当脱离网络平台进入现实时,硕士生不得不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产生认同障碍。同时,抑制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包含意识和地位两个方面,要求人凭借自主意识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保持主体地位。随着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的发展,其规制性不断增强,学习者在其中的主体地位降低,有时被动接受统一考核和管控自身行为。
从网络道德看,有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布拉德的网络空间研究发现,相比于现实世界,网络环境中语言的激烈性、片面性、虚假性更强[13]。植根于互联网的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易引发网络暴力行为和网络欺骗行为,诱发道德风险。同时,冲击理想信念。个体发展受外部刺激影响,外部刺激通过选择性知觉影响动机与行为。如当前微信平台对成功学、就业形势、高校舆情以及亚文化等方面的海量报道,与硕士生的就业焦虑、经济压力、猎奇欲望相结合,易消解硕士生的发展动力,引发认知模糊与理想缺失问题。
4.冲击整体性和跨学科思维的潜在风险
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会冲击整体思维与跨学科思维。从冲击整体性思维看,有的会异化工具理性。为快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在网络平台学习过程中,硕士生易以处理特定问题为目标,崇尚效率理性,轻视对学科基本原理、专业研究方法的整体把握,忽视其中的情感和精神价值。这与强调不以孤立封闭的方式把握对象,通过联系背景和纵观全体把握认识对象的整体性思维方法相悖。同时,有时会阻碍抽象思维的参与。传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读与写,强调认知性和思维的抽象性。网络平台中硕士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变为看与听,学科知识具象化、直观化,情感反应加深,沉浸感增强,但阻挡了抽象思维的参与。
从冲击跨学科思维看,会限制知识的接收。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往往涉及多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硕士生具备交叉学科思维与跨学科能力,以整体思维处理复杂问题。但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引发的算法偏见、信息茧房、回声室效应等问题,窄化了个体信息与知识触及范围,使硕士生局限于固定领域,重复接收单一知识,固化已有认知偏见。同时,在学习方式及问题解决方面存在不足。跨学科思维的发展,需研讨、争论等方式支撑,需解决结构不良问题。但网络平台中,硕士生参与的课程授课方式较单一,不利于硕士生掌握高级知识,发展处理紧急、模糊和复杂问题的整体性与跨学科思维。
三、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的优化对策
(一)填补数字鸿沟,加快数字赋能
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提升学习效率,但存在扩大数字鸿沟的风险。对此,从培养单位看,一方面需增强物质和人力投入。加强专项资金投入、优化网络设备、提供符合需求的优质网络平台及资源,保证不因条件匮乏而拉大硕士生间的数字鸿沟,发挥基础教学平台与关键教学方法的应有育人效用。另一方面,依据教师匹配理论,需建设专业的培训与服务队伍,对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进行实时化、个性化与系统化指导,解决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困难,优化他们的使用行为。从硕士生看,一方面,需提升操作能力,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平台有效开展学习、科研与实践的方法,提升信息检索、资源使用与网络协商等方面的水平,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学习的优势效应。另一方面,加强自我调控,在“心理赋权”的基础上有效地自我导学,提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二)深度规范,适度共享
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扩充学习资源总量,但也带来了侵权与被侵权的风险。对此,从相关部门看,需以宏观指导为统领,完善网络侵权管理法规,加强对个人及群体网络权利的保护。从培养单位看,建立健全适应于本单位的系统化规范机制,对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开展系统引导、监督与优化,减少侵权与被侵权问题;对发现的侵权问题,应把握好法与情、教与惩的关系,既使侵权者受到相应惩罚,又给予其改正机会;面对被侵权问题,培养单位有必要为硕士生提供适当智力支持、物质支持和舆论支持,帮助硕士生通过合法手段维护个人权益。从硕士生看,增强权益意识,将知识共享范围集中在公开、合法领域,不触及知识产权红线,杜绝违规上传、获取和传播他人知识成果的不当行为;注意个人信息及隐私保护,通过平台反馈、法律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利,坚决抵制侵权的不当行为。从微信等网络服务商看,应出台适当运行规程,增加必要提醒,引导硕士生合理利用网络平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服务商不能触碰法律红线,要积极主动地处理侵权及被侵权问题,定期发布责任报告,公开相关信息并接受社会监督。
(三)增强主体认同,加强伦理道德建设
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突破时空边界,方便了硕士生的学习,但也带来了伦理道德的风险。对此,从培养单位看,不能忽视构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这一核心问题,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引导硕士生恪守网络集体主义,养成良好网络道德规范,弥合过度数字化带来的情感流失、道德荒芜等问题,使硕士生在可能面临的网络风险中守住道德底线。同时,需全面客观评价硕士生,通过全周期、全方位的评价方式,结合硕士生的重要他人建议,实现对学习者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多维评价,激励硕士生主动投入学习、发掘自身价值并改进不足。从硕士生看,需增强互动交流,通过教与学主体间的适时互动来拓展多元性。硕士生不能单以网络平台构建的“自我画像”认识自我,应加强与教师、同学及其他群体的交流互动,结合“镜中我”来把握自己;涵养自身品性,主动提高鉴别是非的能力,以正确价值观为指引,坚决抵制并制止不良的网络平台学习行为。
(四)拓宽视野,发展整体性和跨学科思维
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涵养数字素养,但也带来了冲击整体性和跨学科思维的潜在风险。对此,从培养单位看,需优化网络平台教学质量,从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团队组建、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监督和管理体系建立等方面精心规划,保证硕士生网络平台上的课程与教学质量,促成硕士生的自我取向与合作共享双向互动,实现事实理解与意义生成的融会贯通。同时,保障线下教学与网络平台教学相辅相成,设计多样化的线下课程,给予硕士生充足的选择机会;加强教学的实践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从硕士生看,思维的发展遵循“劳动—获得”逻辑,自身意识与行为的投入是影响个体发展的关键因素。硕士生需主动参加通识课程,提升科学素养,涵养人文精神;学习跨学科课程,突破认知局限,增强学科交叉理解能力;广泛阅读专业经典书籍、参加专题讲座,了解社会发展现状与前端学科知识。同时,摒弃碎片化学习与极端工具主义的陋习,通过理论学习、科研探索、深入实践等多方法融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和深入地探究知识,实现对知识的秩序构建与融合再造,涵养整体性思维与跨学科思维,获得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爽, 王增贤, 喻忱, 等. 在线学习行为投入分析框架与测量指标研究——基于LMS数据的学习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 2016(2): 77-88.
[2] 刘和海, 李起斌, 张舒予. 基于Edutools评价体系的中文MOOC平台现状与优化策略[J]. 电化教育研究, 2016, 37(1): 84-90.
[3] 郭娇. 数字鸿沟的演变: 从网络接入到心智投入——基于疫情期间大学生在线学习的调查[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7): 16-26.
[4] BOLLIGER D U, HALUPA C E. Online student perceptions of engagement, transactional distance, and outcomes[J]. Distance education, 2018(3): 299-316.
[5] 王改花, 傅钢善. 数据挖掘视角下网络学习者行为特征聚类分析[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4): 106-112.
[6] 沈欣忆, 吴健伟, 张艳霞, 等. MOOCAP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评价模型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 2019(7): 38-46.
[7] 陈鹏宇, 冯晓英, 孙洪涛, 等. 在线学习环境中学习行为对知识建构的影响[J]. 中国电化教育, 2015(8): 59-63.
[8] 胡艺龄, 顾小清, 赵春. 在线学习行为分析建模及挖掘[J]. 开放教育研究, 2014(2): 102-110.
[9] 沈千帆, 付坤, 马立民, 等.“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及教育策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24): 55-56.
[10] 王佑镁, 杨晓兰, 胡玮, 等. 从数字素养到数字能力: 概念流变、构成要素与整合模型[J]. 远程教育杂志, 2013(3): 24-29.
[11] 王美, 随晓筱. 新数字鸿沟: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新挑战[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4): 97-103.
[12] RICHTEL M. Wasting time is new divide in digital era[N]. New York times, 2012(55787): 1.
[13] REID B. Ethics in cyberspace: how cyberspace may influenc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J]. Computing reviews, 2010(10): 613.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4年第3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与平台构建研究”(编号:7217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