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为高校建设优势特色学科提供了新的机遇与路径。应增强战略定力,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完善学科制度,深化评价改革,促进开放合作,凸显中国优势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发挥高校主体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服务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建设优势特色大学;增强辩证思维,厘清概念内涵,优化学科结构,推动交叉融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做强学科优势特色,争创世界一流,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贡献。

关键词:学科专业目录;优势特色;分类指导;辩证思维;世界一流

作者简介:张炜,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授,西安 710072

 

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提出,研究生教育要“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20229月,教育部网站公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1],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部署的重要举措,为新时代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工作要求,高校应加强宣传解读、准确把握和认真实施,也应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更加关心、了解、参与和支持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工作,营造有利于放管结合、设置规范、动态调整的舆论环境,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

一、增强战略定力,凸显中国优势特色

学科专业设置具有多重功能,相对于2011年版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以下简称“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在名称上做了调整,一是明确了学科专业目录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范围界定得更加清晰;二是加上了“专业”,更加凸显了专业学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应认真学习和加快实施。

1.加强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和制度,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充分发挥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后发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心怀“国之大者”,贯彻“四为”方针,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推进高校党建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增强风险意识,深化教育评价评估和教育管理改革创新,推进中国特色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公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2.坚持立德树人

“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也是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化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讲好、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建设思政、教学、教材和管理“四个体系”,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育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中国智慧的高校文化,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完善学科制度

学科专业是一个多元系统,包含知识分类体系、学术制度安排、学术共同体或学术组织等内涵[2]。《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今后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与专业学位类别目录每5年修订一次,二级学科与专业领域目录每3年统计编制一次,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与专业领域每年统计公布。这些举措既保持了学科专业设置与管理的“规范”功能,使之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优化了学科设置的“统计”机制,使之更好地发挥指导性、统计性目录的功能。应丰富学科内涵,稳定支持一批立足前沿、自由探索的基础学科,加强应用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与行业产业及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党建等学科联动发展,加快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4.深化评价改革

在我国,学科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发展水平与办学质量的工作抓手和主要指征,也是主管部门对高校进行检查考核和追责问责的重要内容。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基础、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差异显著,不仅体现在学科门类不同,一级、二级学科也会有所区别,研究生专业学位类别和专业领域更是如此,导致不同学科专业的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不同[3],难以用“一把尺子”衡量。同时,“好大学”是一个价值判断,评价的主体和时空不同,判断会发生变化[4],学科评价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趋势[5]。应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要求,将相关政策措施更加深入有效地落实到学科建设的实践中,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共性要求与分类评价的关系、主观定性评价与客观定量评价等关系[6],基于大数据常态化监测,构建起能够反映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多元、多维成效评价体系[7]

5.促进开放合作

高等教育具有国际化的基因,学科设置与学位制度都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展开的,但也体现出鲜明的国家特色。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共有14个门类,下设117个一级学科,还有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还有大量的二级学科与专业领域,学科专业体系更加全面系统。1980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首次颁布学科专业分类系统(CIP),并在19851990200020102020年修订了5[8]2020版的CIP,有两位数代码48个、四位数代码450多个、六位数代码2100多个,数量均有所增加[9],反映出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的发展趋势。增强学科专业的中国优势特色,既要研究和知晓发达国家学科设置情况,知己知彼,交流借鉴,在开展比较研究时注意概念辨析与统计口径,避免望文生义和盲目攀比;也应胸怀“两个大局”,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及关键技术领域,促进开放合作,参与全球科教治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中国案例和经验[10],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优势特色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管理办法》有4处提到“特色”,强调要完善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体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校有594所,占到普通高校的21.69%,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233所。它们既有一些共同的优势特色,也都积累了一定的个性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新版《学科专业目录》,为建设优势特色大学提供了一些新的发展机遇和路径选择,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凸显特色、做强优势,围绕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要求,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

1.发挥高校主体作用

高等学校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应突出“四个服务”导向,更加注重权责匹配、放管相济,进一步强化高校的主体意识,激发高校的创新动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学校政策制定和落实机制,统筹编制好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积极营造专心育人、潜心治学的制度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和管理服务效能,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调动师生员工参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在优势特色领域和方向,推进创新取得实质性突破。行业特色高校在优势特色大学建设中地位特殊、责任重大,应将共性和特性相“加”[11]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共性要求,也应充分彰显学校自身的个性特色,着力在优势领域和特色方向上增强竞争力和贡献度,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带动大学整体实力提升。

2.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高层次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中心和基础性工作,学科建设又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搭建了平台和载体。高校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对接国家急需,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的内涵,优化分阶段、有统筹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要继续推进本科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也应积极探索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二级学科和专业领域的有效衔接,统筹协调不同教育阶段通识课与专业课、核心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等关系,稳步扩大培养规模,不断优化培养结构,持续提高培养质量,使得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要求[12],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岗位职责,一个学科的优势特色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学科带头人及其团队的学术实力与影响力。高校应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思想道德和教书育人水平,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优秀导师。2021年,我国普通本科学校生师比高达17.91,生师比依然偏高,学生与职员比也较高,影响到高质量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改善制约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力度,从制度上确保学科建设经费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的有效投入和使用[13],创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高端平台、资源配置与环境氛围,坚持育引并举,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加快青年人才的培育培养,帮助他们施展才干和实现梦想。

4.服务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

19世纪中期,纽曼(John Henry Newman)主张大学的功能是哲学教育或自由教育(philosophical or liberal education),反对把专业或科学知识作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更反对大学开展科学研究[14]。尽管此观点至今在理论上依然有影响,但在实践中即使他本人担任校长时也未能照此理念办学,更没有哪一所现代大学这样去做[15]。我们不可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所误导。本次修订《学科专业目录》,专门编制了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每年动态调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高校应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鼓励跨校、跨机构、跨学科协同育人、科研育人,构建汇聚多方力量协同攻关的有效机制,建设服务区域和行业的高水平科研设施,加强重大科研平台、高水平科研设施、重要创新基地建设;开展有组织的科研[16]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创新创业发展水平,为推进区域和行业高等教育的优势特色发展做贡献。

三、增强辩证思维,做强学科优势特色

学科的划分方法并无一定之规,学科建设更是一个中国式的概念,尽管与国外的学科发展有类似之处,但又有自身的优势特色。《管理办法》要求,“学位授予单位要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科学规范开展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健全机制,细化程序,保证质量。”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都应面向国家所想、国家所急、国家所需,认真分析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与学校自身学科专业的优势特色所在,彰显个性,凝练特色,打造优势,重点加强主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1.厘清概念内涵

一所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布局,既有其办学历史的发展轨迹,也受到办学资源的约束和限制,更是对于优势特色的理性选择,不可盲目照搬、如法炮制前人和他人的做法。应辩证看待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的关系,有特色并不一定就是优势,但没有特色也难成优势。因此,拥有“人无我有”的学科专业比较难得,但这只是一种相对优势,如果并非不可替代,就会有跟随者出现,也会有被超越的危险;只有在“人有我特”“与人不同”的基础上,强化“人特我优”“不可替代”,才有可能形成长期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既要遵循共性规律和共同要求,也要认真分析自身实际和特点,加强统筹推进、分类指导,探索分类建设、分类放权、分类评价。同时,应立足中国国情,多视角多维度地把握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推进“研究生教育学”的学科设置和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研究水平和认识能力[17],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2.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从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变看,还没有一所高校能够覆盖所有学科专业[18],也没有一所高校的所有学科专业都具有优势特色。新版《学科专业目录》,既遵循了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和逻辑,也更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应主动对接国家需求,从学校长远发展和学科整体优化的视角,统筹学科体系和布局,营造优良的学科发展生态,基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动态优化强化学科基础,整合学科资源,提升学科效能。应准确把握和主动顺应一些高校“一科多院”和“一院多科”的组织架构与发展趋势,统筹协调对于二级学院的业绩考核与对于学科的评估评价,充分认识二者在分类标准、建设目标、发展过程、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异同,避免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完善和优化学校的学科体系[19]

3.推动交叉融合

学科交叉越来越成为科学技术发展新的增长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平台,也已成为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的新途径。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在“交叉学科”门类下,又新设了若干一级学科。高校应着力营造学科交叉创设的良好环境,建立引导机制,打破学科壁垒,培育学科增长点,加强资源供给和政策支持,为跨学科研究团队的涌现创造制度性条件,促进学科之间的合作与整合[20],促进自然科学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相互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育新的学科专业生长点,鼓励和推动交叉学科理论研究的开展,产出更多集成多学科资源的重大成果,培养更多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

4.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020年,我国在读专业学位硕士生超过163万人,是2012年的3.68倍,占在读硕士生总量的61.16%,比2012年提高了30.26个百分点;在读专业学位博士生达到34665人,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28.60%,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增长。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在所有门类下均设置了专业学位,新设了一批博士或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将一批专业学位类别调整到博士层次。我国专业学位的分类方法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具有鲜明的优势特色,不同于美国专业学位项目集中于对医疗、法律和神职人员的培养,更加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增强自信,加强经验总结凝练,深化比较研究,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并向其他国家介绍和推广。应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的重要性,不断推动专业学位设置更好地瞄准国际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和国内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方向[21]把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按照统筹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要求,细化分类培养、分类发展、分类评价的举措,进一步规范培养定位,加强产教融合,健全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范围与培养标准,避免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标准来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破除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路径依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学科专业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不断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进一步扩大优势、凸显特色,推进更多学科专业上水平、创一流,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 关于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的通知: 学位[2022] 15[A/OL]. (2022-09-14) [2022-09-1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2209/t20220914_660828.html.

[2] 马陆亭. 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1): 62-68.

[3] 张炜. 美国学科专业治理主体的作用与张力[J]. 大学与学科, 2020(2): 111-121.

[4] 邬大光. 什么是“好”大学[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8(4): 169-182.

[5] 张炜. 基于高等教育现代化视角的学科评估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7): 1-5,46.

[6] 钟秉林, 王新凤. 我国“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若干思[J]. 高校教育管理, 2020(4): 1-6.

[7] 史静寰. 完善分类建设评价, 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EB/OL]. (2022-02-14) [2022-02-15]. http://www.moe. gov.cn/jyb_xwfb.

[8] 张炜. 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目录2020版的新变化及中美比较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1): 59-64.

[9]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2020[EB/OL]. [2019-08-10]. https:// nces.ed.gov/pubsearch.

[10]    史静寰. “形”与“神”: 兼谈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J]. 中国高教研究, 2018(3): 12-16,27.

[11]    刘献君. 在共性和特性的发展中形成个性行业特色高校的建设之道[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1(6): 12-16.

[12]    张炜, 佘磊磊.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传承与创新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例[J]. 高等理科教育, 2022(2): 1-7.

[13]    管培俊. 一流大学建设的两个关键要素: 制度与人[J]. 中国高教研究, 2018(5): 4-9.

[14]    NEWMAN J H.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defined and illustrated[EB/OL]. [2022-08-12]. https://www.newmanreader. org/works/idea.

[15]    塞林. 美国高等教育史[M]. 孙益, 林伟, 刘冬青,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84.

[16]    瞿振元. 稳中求进, 锐意创新, 深入推动“双一流”高质量建设[EB/OL]. (2022-02-14) [2022-02-15]. http://www.moe. gov.cn/jyb_xwfb.

[17]    张炜. 《世界研究生教育经典译丛》补记——兼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与借鉴[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5): 72-77.

[18]    刘琴, 高众.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坚持与选择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N]. 中国教育报, 2022-02-15(1).

[19]    张炜. 统筹协调好学科建设的几个关系[J]. 大学与学科, 2020(1): 7-9.

[20]    陈洪捷, 巫锐. “集群”还是“学科”: 德国卓越大学建设的启示[J]. 江苏高教, 2020(2): 1-8.

[21]    张炜, 李春林, 张学良. 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借鉴与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10): 28-33.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年第12期)


[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编号:22STA01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项目(编号:2022ZD03“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关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