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研究生教育的认识与实践[1]

个人经历的视角

别敦荣

摘要:个性化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则,研究生教育从师徒制转变为班级集体培养以后,个性化教育面临重要挑战。研究生教育在统一考试招生中应当照顾到考生特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研究生教育的师生关系出现矛盾是正常的,化解师生矛盾应当从实际出发,了解师生特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策略。研究生课程教学不能只是传授知识,不能只是看到研究生的共性,还要以每一个学生为中心,开展个别化的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研究生导师承担了研究生在学期间的教育责任,这种师生关系是一种一世情缘,需要导师用一生的修炼来呵护。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个性化教育;导师;研究生

作者简介:别敦荣,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 36100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创会会长刘献君教授约我写一篇个性化教育的文章,我知道他这些年一直在研究个性化教育[1],推行个性化教育的实践。他所做的工作主要在本科教育领域,我想研究生教育可能也有个性化教育的问题,于是,就开始思考研究生教育个性化问题。经过多方文献分析和政策梳理,发现相关研究和要求不多,这确实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领域。联想到自己二十多年来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历,我想先从自己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经历开始研究。

1985年开始从事大学教育。当时我还是本科生,因为我是学师范的,需要有教学实习,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1985—1986学年秋季学期,大多数同学都被分配到武汉市和全省各地中学实习去了,我和几位同学被系里安排在本校实习,负责1985级新生的大学英语教学,记得我教的是数学和物理两个专业的学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1995年所里安排我给硕士生开课,正式开始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1998年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承担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二十多年来,我开出了多门研究生课程,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学、比较高等教育、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评估学、教育管理前沿问题专题研究、高等教育问题专题研究、大学战略与规划专题研究等。1999年以来,我先后任高教所副所长、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和院长等行政职务,一直分管研究生教育。与此同时,我也从事研究生教育研究,参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多项研究生教育政策研究或咨询,发表了一批研究生教育研究成果。可以说,我的学术生涯与研究生教育不可分割,在二十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经历中,经历了很多的人和事,有一些工作体会和感悟。

一、“不拘一格降人才”

教育从招生开始,研究生教育更是如此。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招生质量对研究生教育有重要影响,提高生源质量为很多高校所重视。招生方式与招生质量有密切关系,招收什么样的学生,既是导师关心的问题,又是培养单位关心的问题。导师关心的是研究生个人的素质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培养单位关心的是考生要达到招生的基本要求,很多时候这个要求就是考试的分数。与招生质量相关的还有一个公平的问题,在保证和提高质量的同时,做到按制度办事,公平招生也是不能忽视的。公平问题不仅涉及所有考生,更与每一个考生息息相关。妥善处理这一连串的关系,对从招生环节开始实施个性化的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方式主要是统一考试,包括统一笔试和统一面试,硕士生招生如此,博士生招生也基本如此。尽管近年来一部分高校实行了“申请—审核”制招生,但招生中的统一性特征还是很强的。在统一的招生中如何处理考生的个别情况,这个问题既涉及招生制度问题,更涉及招生质量和考生利益问题。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何在原则要求和统一组织的基础上,处理好一些特殊情况,维护考生个人的利益,是应当重视的问题。我始终认为,学生个人权益得到了保护,研究生招生的基本目的就实现了。

案例1

有一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工作已近尾声,研究生教学秘书将考生面试情况汇总后报给我审核,以便安排录取工作。我核对了笔试上线考生人数和参加面试人数,发现参加面试人数比上线人数少了一位,询问教学秘书后得知工作人员根据考生所留电话号码始终联系不上这位考生,所以,未能通知到他来参加面试,只好放弃他。那一年的面试工作采取的是邮件和电话通知,邮件通知没有得到回复;当时还没有手机,只有座机,电话打过去要么没有人接,要么答复不知道。这确实给工作人员出了一道难题。这个时候如果放弃该考生,也说得过去,即便考生追究起来也可以解释清楚。

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马上安排后续工作,开始了解该考生的具体情况。通过查阅他的报名材料和考试情况,发现他的本科学习基础不错,研究生考试成绩在上线考生中是比较好的,同时还发现,他的同班同学中有两位参加了面试。为了对每一个考生负责,经征求面试小组的意见,我请教学秘书和工作人员继续联系该考生,也动员该考生的同学帮助联系,务必弄清楚考生本人的态度。工作人员费尽周折,过了两天,得到消息的考生给教学秘书打来电话,原来他被镇政府派到一个偏远的山区村抓计划生育工作去了,收不到邮件,电话不通。他表示不想放弃,希望院里给他面试机会。于是,面试小组为该考生单独组织了一场面试,老师们一致认为他是一位素质比较好的考生,可以进入录取环节。

后面的情况就是常规的。在录取工作会议上,该考生通过了审核,被录取了。研究生教育期间,他表现不错,成绩优良,谈了朋友,毕业后随朋友赴山东一所高校就业。在工作中他表现优异,几年后他又被单位推荐攻读博士学位。现在在单位发挥重要作用。

案例2

有一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推进顺利,在录取工作会议上,出现了一个情况,引发了与会老师的讨论。一位考生成绩优秀,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工作人员在资格审查时发现,她还只是大学三年级学生。按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她不符合报考条件。政策规定,攻读硕士学位,应当获得学士学位。应届生报考一般是大学四年级学生,即毕业班学生,他们在夏季毕业可获得学士学位,录取后秋季报到就可以提交学士学位学历证书。如果录取了她,而她当年毕不了业,就不能报到入学。针对这位考生的情况,部分老师提出她不符合报考录取条件,应当取消她的录取资格。这个意见不无道理,如果取消她的录取资格,当年她上不了,不妨碍她来年再报考。

该考生报考本身并无严格的政策限制,且查验学士学位证是秋季开学报到的一项要求,录取的时候并不需要查验。更重要的是,一个三年级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绩能达到优秀的程度,说明她的学习基础是不错的。考虑到这些情况,为了不影响全院研究生录取工作,我提出本院照常完成录取工作,该考生的录取问题提交研究生院去研究。接下来,我就该考生的情况向研究生院领导作了专题汇报,重点强调按政策规定,只要秋季学期开学时能够通过学士学位审核,学生就能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研究生院经过研究,最后决定给予该考生录取资格,并告知其本人:如果秋季学期开学报到时不能提交学士学位证书,取消其研究生录取资格。

金秋九月,新生到校报到,该生也到校了,带来了她的学士学位证书。这样她实际上就是三年完成了大学本科毕业的要求,接着开始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令人欣慰的是,她不仅三年顺利地完成了硕士教育,而且还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博士毕业后,她到南方某省一所大学工作,现已是教授,单位的学术带头人。

二、以个别疏导方式化解师生关系矛盾

师生关系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人际关系[2],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最深刻的社会关系之一。有人以为师生关系是知识传授与接受的关系,更多人认为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研究生教育学制内的关系。其实,与这些形式上的表现相比,师生关系的内在表现可能更复杂百倍。很多媒体上所报道的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只是其百分之一二而已。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可能是和谐的,也可能是不和谐的,还有从和谐走向不和谐,或者从不和谐走向和谐的。也有的研究生在学期间与导师的关系说不上和谐,也说不上不和谐,还有的磕磕碰碰,在矛盾中前行。

理解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很难,处理师生关系问题更难。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很多交往具有个人性、隐秘性,如果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出现不和谐,除了研究生与导师外,其他人很难靠观察或揣测弄清其原委,也很难判定谁是谁非。作为单位领导,经常会碰到一些师生关系问题,处理这些问题往往是很棘手的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和方法,所以,对待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也有不同的方法。但要有效地化解师生关系矛盾,找到问题的症结是关键。如果症结很容易找到,那就不是症结。在碰到这类问题的时候,我都以平常心看待,师生之间出现矛盾或问题再正常不过了。同时,我会采取一些方法了解情况,尽可能理解特定导师和特定学生之间关系的形成与变化情况,包括出现问题的背景和过程。处理这类问题,我主要采取疏导的方式,以促成和谐或相对和谐为目的。

案例3

一天快下班的时候,教学秘书来到我办公室,我问她有什么事,她迟疑了一下回答,有一件事她思考再三,还是觉得有必要向我汇报一下。一位硕士生与她比较谈得来,平时交流比较多。近期该同学对导师的意见越来越尖锐,主要反映导师似乎看不起她,对其他同学比较热情和热心,对她比较冷淡,她感到很失落。因对导师有意见,以至于平时不愿意见导师,也不愿意跟导师交流,甚至对自己与导师的关系缺乏信心。这种心理一直伴随她,让她感到焦虑和不适。为此,她萌发了退学的打算。当时临近放暑假,她表示自己下学期很可能不来上学了,要去家族企业上班。

得知这个情况后,我没有联系该同学的导师,而是对这个同学的情况进行了进一步了解。她是研一学生,本科时候表现优秀,一年来在课程学习和平时活动中表现正常,没有什么反常行为。根据我的观察,一年级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往往有一个从陌生到比较熟悉的过程,这个转变如果顺利的话,师生关系会比较积极,后面再出现不和谐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不太顺利,师生关系常常会比较消极,严重者可能恶化到不和谐甚至出现矛盾的地步。从陌生到比较熟悉的转变非常重要,但多数时候学生和导师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转变的,师生都是无感的。有经验的导师在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时候,会注意一碗水端平,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给予同样的对待,使他们感到导师的关怀是一样的,没有厚此薄彼。但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业进程存在差异,一年级的主要学习任务是修课,二年级进入了开题准备,三年级主要是研究和撰写毕业论文,导师在与不同年级学生交流时,很有可能会比较多地关注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选题和论文工作,而对课程学习阶段的一年级学生则可能关注较少。如果这样的话,导师的无意识行为可能会使敏感的学生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认为导师不关心自己,对自己不好。这种情绪得不到缓解,学生就可能对导师有埋怨或抵触情绪,不愿意见导师,不愿意跟导师交流,师生之间的隔膜可能就此产生。

基于以上分析,我估计该学生与导师的关系是比较典型的一年级现象,只是学生的反应比较明显。略作思考,我有了一个对策。我给学生发了一条短信,告诉她我下学期有一个教学任务,想请她做我的助教,协助我收集一些资料,帮我做出课件,并要她在方便的时候到我办公室来交流一下。不一会儿,她回复我已买好第二天一早的车票回家。我没有预想到她这么快就回家,就把问题抛给了她,“那怎么办?”她给我打电话,问晚上可不可以跟我见面交流。我告诉她我还在办公室,她可过去找我。

在与该学生的交流中,我向她说明了我的要求,她稍作迟疑,但很快就直接告诉我,下学期她可能不会回学校了。我装作不知情、大吃一惊地问她“为什么?”。她就把与导师的关系情况做了反映。从她所述及的情况看,没有什么特别的问题,这让我心里有了底。

除了对她与导师的关系稍作安抚外,我告诉她我会尊重她理性的选择,希望她下学期如果准备回学校继续学业,就在暑假帮我的忙。谈话平静地结束了,她回去过暑假。假期里,我不时地问候她,不谈别的,只了解她收集资料的情况。开始的时候她告诉我已到家族企业上班,没有时间帮我收集资料。后来告诉我开始收集资料了,但在家里不太方便,收集到的资料有限。我告诉她不要急,慢慢来,并请她开始对已经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提出初步的课件制作思路。后来她告诉我,资料还很不足,无法制作课件,她准备回学校后再继续工作。听到这个消息,我放心了。

新学期开学,她如期到校,我约她讨论如何收集资料,如何做课件。去年她完成了学业,顺利毕业了。毕业典礼结束后,看到她拥着导师拍毕业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之情,我很开心。

三、以每一个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生教学

教育既是一种集体行为,又是一种个体行为。教育方式有集体性的和个体性的,集体性的可以节约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效率,扩大教育效益;个体性的可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解决受教育者个人的特殊发展问题。所以,集体化与个别化就成了与教育相伴相随的一对范畴,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题,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更成为教育实践经常要面对但又难以破解的难题。处理好了,教育工作可能更有成效,处理得不好,会对学生培养和教育质量产生影响,严重者甚至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研究生教育本来是从师傅带徒弟发展起来的,学徒制曾经在很长时间里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模 式[3]。这种师徒制与大学的学科制度和教师聘用制度直接相关,当现代学科成为大学组织的基本构成元素后,学科结构往往决定了大学的学术机构设置;围绕学科设置,大学建立了讲座制,即每一个学科设置一个讲座,由讲座教授负责相关学科的全部学术工作,包括研究生教育。在讲座制下,讲座教授负责指导本学科的研究生,当时还没有严格的硕士生教育,所以,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早期的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的指导和教育是以每一个研究生为中心的。随着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不仅学科专业门类越来越多,招生规模越来越大,教师聘用制度也发生了变化,讲座教授制度为更民主的教师职级制度所取代,从助理教授到正教授,在同一个学科只要达到教授任职资格,经过考核评审会聘用多位正教授。研究生教育,不论是硕士生教育还是博士生教育,开始以班为单位组织教育教学,同一学科的多位教师面对若干位、十数位或数十位研究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就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的班级教育教学制度,以每一个研究生为中心组织教育教学越来越困难。

正因为如此,在研究生教育课堂上,教师面对一个班的同学组织教学,往往也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研究生教育专深精的要求,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难,培养个性化的人才也越来越难。毫无疑问,研究生教育有共性的一面,但学生的个体差异正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他们个性化人格和创造性品质的基础。因此,在实施班级教学这一集体培养方式的时候,做好个别化教育培养工作,将集体教学与个性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成了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重要任务。显然,要做到研究生教学的个性化,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努力。现在有一种倾向,在重视本科教育的背景下,有的高校为了体现对本科教学的重视,不重视研究生课程教学,似乎只有本科教学才是教学,研究生教学就不是教学,这是要值得注意的。实际上,如果要从个性化教育和学生个性化发展角度看,研究生教学对教师的挑战性更大。做好研究生教学,不是只要教师的研究工作做好了就可以,而是要在学科研究之外,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研究教学、研究学生,才可能达到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所以,对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不能畸轻畸重,应一视同仁,都予以重视。

案例4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生基础课,适用于高等教育学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学习。研究院把它作为硕士生的必修课,博士生的选修课,两类人员不分别开课,而是同堂学习。课内54学时,每周     3学时,持续18周。研究院每年招收硕士生30人左右,全日制博士生10人以上,再加上学校其他学科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每年修课总人数在40~50人之间。为了贯彻以每一个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研究院安排两个平行班授课,我负责一个班的教学任务。

我的班限额注册,最多不超过15人,一般修课人数在10~15人之间。之所以有时修课人数少于  15人,是因为第一次课的注册人数为最高限额,第一次课后只减不增,学生可以退选,但没有参加第一次课学习的学生不得替补加入。每次都有几位学生退选,我都以平常心对待。我对课程学习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课前阅读作业。为了让学生打下牢固的高等教育学科功底,掌握高等教育学科的基本文献,理解和运用高等教育学科的主要概念,熟悉高等教育学科的主要学者,我为学生的课前学习布置了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大量的文献阅读;二是每一次课的千字主题作文。本课程一18次课,第一次为导论课,后四次课为专题研究课,中间的13次课是常规的教学。在常规的教学中,我在每一次课前都给学生布置了20篇左右的专题文献,要求学生通过文献阅读熟悉相关专题的研究情况,掌握相关专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了解相关专题研究的重要学者,同时对相关专题研究中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在阅读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学生必须撰写一篇1000左右的相关专题的议论文,主题由学生自己确定。千字主题作文对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在一周之内要尽快地熟悉一个自己陌生的研究主题的研究情况,还要能提炼出千字文的主题,然后有理有据地作文,并非易事。有的学生说,每次千字文作业都是拼尽所学来对付。学生在每次课上都要将上周的千字文作业提交,我会对每一篇作文进行批阅,评定等级,写出评语,对学生的优点予以肯定和表扬,对不足和问题给予提示。在评语中,我还会根据学生以往的表现进行综合点评,对学生历次作业的变化给予指导。在等级评定上,我不是简单地评个等级,而是结合学生的基础和多次作业的情况,从激励的角度来评定,使学生能从等级评定中获得继续努力的力量。

第二,课堂研讨交流。课堂研讨是本课程的点睛之笔,它要在巩固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学科大门的同时,逐步确立自己将来从事高等教育事业或研究的专业志向。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课前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展开探讨。在课堂上,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发微探幽。我不PPT课件,在开始阶段我会请学生对相关主题的学习情况进行交流,分享他们学习的收获和发现,提出他们阅读和作业中碰到的疑惑与问题。在听取他们的学习交流的时候,我会快速地梳理他们的疑惑与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大小难易展开阐述辨析,不仅给他们答疑解惑,而且教他们如何去分析、论证,包括应当运用什么理论和数据资料。在阐释问题的时候,帮助学生认识各种理论观点的立场和态度,教会他们如何确立合理合情合法的态度,包括确立他们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刚开始学生们常常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敢交流自己课前学习的体会,我一方面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另一方面着力营造自由交流的课堂氛围,对学生发表的有闪光点的看法或观点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表扬,也发动大家对我的思想观点进行批评。

第三,课后专题研究。在我的课上,有一项贯穿整个学期的学习要求,这就是课后专题研究。每一轮课我都会为学生计划课后专题研究任务,第一次课上就给学生布置若干专题研究领域,要求学生在自己感兴趣领域提出研究主题,开展研究工作,期末最后一次课的时候进行集中研讨。比如,在刚刚结束的这一轮课程教学中,学生课后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四个:包括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全球化与高等教育、逆全球化与高等教育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等。学生在完成每周学习任务的同时,要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提出自己专题研究的主题,并完成研究工作,写出专题研究报告,最后集中交流研讨。在课程开始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开展课前学习,大量阅读文献,构筑自己的高等教育学科基础;到了课程中期,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专题研究主题;在课程后期,帮助学生梳理研究思路,解答他们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在最后一次课上,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好PPT件,向全班同学报告自己的研究情况和研究结果,大家相互之间展开讨论,交流看法,提出建议。这一次课被学生称之为“尖峰体验”,每一个学生的报告和研讨时间都在一个小时左右,有时学生人数较多,集中研讨可能持续两整天时间。我会认真听取每一个学生的报告,在他们相互交流意见和建议后,我会对他们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指导。我的指导是“挑剔”而富有建设性的,从题目、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报告结构与内容、观点和结论以及语言表达和标点符号等,我都会指出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对研究和文章的影响,同时提出修改或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

在结课的时候,我会布置学生写一篇课程学习体会,字数可长可短,只要真实地写出自己上课的心路历程。这既是他们修课的小结,又是我了解课程教学状况的一种途径。这里摘录两位学生撰写的课程学习体会片段,以反映学生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学生甲:在没有上这门课之前,对于高等教育学的专业认知可谓是“零”,而且觉得其实社科领域对我而言区别并不是很大,所以,对高等教育学的兴趣程度也只能说是一般般。在前六节课(高等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工业革命、高等教育与科技革命、高等教育机构)上过之后,我对高等教育学其实还是没有太大感觉的,回过头来整理回顾自己写的作业,都感觉写得特别生硬,特别拘谨,特别干瘪,没有一丝学术的味儿。但从第七节课(高等教育结构)开始,好像突然吃了灵丹妙药、开了窍似的,对高等教育学逐渐有了“感觉”,作业都越写越起劲儿,越写越有灵感,有时候甚至会有越写越刹不住车的感觉。甚至在最后一次为期一天的报告分享结束后,竟莫名其妙地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也是我在课程之初从未想过的感觉。

学生乙:我很喜欢您这种非常有体系的授课方式—先让我们看您布置的论文,围绕其中您提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简单地交一篇围绕某个主题的小作业,然后再在课堂上讨论其中的知识点。虽然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一度感觉压力好大—刚开始的时候,我看文献真的很慢,我每次花半天最多只能看完3~4篇的文献,而且写小作业也经常头疼,找不到感觉,但是,到后来真的觉得看文献的速度快了起来,每周一篇小作业的训练让我感觉自己的写作水平也有所上升,不过,这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错觉,哈哈。所以,人都是被磨炼出来的,谢谢您“逼”我们一把。我自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对高等教育学的整个知识体系以及关于教育问题的思考方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对了,还特别喜欢每次我们交上去的作业您都会认真地给我们评语,反正这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受到了重视,那些评语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缺点也会让我反省一下

除了高等教育学知识之外,在上您一学期的课后我还学到了一些别的东西。比如,您的认真负责,即使工作很辛苦,您依然确保课程量绝不含糊。    112日那天,大家早上8点到晚上11的“尖峰体验”绝对是我研一上学期最值得回忆的愉悦体验,当然还有上面已经说过的您对这门课、对我们的负责。所以,有时候,特别是做您布置的作业的时候,如果不认真的话都会觉得不好意思、对不起您。还有您上课中不时透露出的对人的关注,您曾在课上讲过知识和技术从来都不是第一位的,排在第一位的是人文关怀(大概是这个意思)非常触动我。您经常告诫我们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一定要精神自由,一定要跳出现实的条条框框,让我感触很深。

四、研究选题是学生个人的志趣所在

我国研究生都要撰写学位论文,对研究生而言,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训练。学生通过撰写学位论文,可以学会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有关选题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在体验研究工作的不易与乐趣的同时,加深自己对学科专业的理解,巩固自己的学科造诣,养成科学精神和学术志趣。很多导师将研究生视作自己研究团队成员,将自己的研究课题或者部分课题研究任务交给他们,研究生在完成导师研究课题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学位论文。

我也把研究生纳入自己的研究团队,请他们参与相关课题研究,但是否以我的研究课题作为他们的学位论文选题,完全由他们自己决定。我认为,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研究应当是一种比较独立的研究行为,从选题到写出学位论文是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研究生只有经历全过程的训练,独立地完成各环节的工作要求,他们的学习才是完整的。参加我的课题研究主要是一种基本训练,是为他们能够独立地开展研究工作所做的前期准备。为了丰富他们的科研经验,我会将一些项目研究任务分解为一个个小课题,让他们都能参与进来,发挥一定的作用。只要有可能,我都利用项目经费为他们提供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或项目讨论会的机会,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加快他们从学生向学者的转型发展。

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可能是他们一生的学术兴趣所在。发展他们的学术兴趣是导师的责任,我总是鼓励他们开拓新的学术领域,做出新的学术贡献。我希望有学生加入到我的研究方向中来,但全凭自愿,从不强求,更不会规定他们只能做我的方向或课题。每当有学生要进入学位论文选题,我都要求他们分析自己的学术基础,包括自己的经历、已经做过的研究、职业发展方向、学术兴趣,以及研究特长等。通过分析,他们有可能发现自己学位论文选题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就是找不到方向,也不知道有什么问题值得研究,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研究。碰到这种情况,我都不会直接告诉他们有什么问题值得研究,也不会要求他们研究我的课题。我的做法是:一方面安慰他们不要着急,另一方面会给他们提供几个可能的研究方向,提示他们可以从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正因为这样,在我指导的硕博士毕业生中,做我的研究方向的屈指可数,他们都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研究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职人员攻读硕博士学位,另一类是应届生攻读硕博士学位。两类学生特点很不相同,学习目的也有很大差别。在职人员往往有一定行政管理或教学工作经验,我就根据他们的特点,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与研究选题结合起来,这样他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握自己的选题,较快地熟悉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应届生因为缺少高等教育工作的现实体验,比较擅长理论思考,我通常鼓励他们选择理论性比较强的选题,即使是现实问题,也会要求他们多运用理论来进行分析。当然,两类学生的差别不是绝对的,也有在职人员愿意做理论研究选题的,遇到这种情况,我就顺其自然,以发展他们的兴趣。

案例5

2007年我招收了4名博士生,其中,3名是高校在职人员,1是应届硕士毕业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他们要进入选题和开题准备阶段,我让他们根据各自的基础和兴趣爱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或选题。3名在职人员的学位论文选题分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战略管理研究》《工商管理本科课程的反思—历史与比较视角》和《论“教授治校”》。他们念博士之前的背景分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办公室领导、工商管理学科教师和教育学学科教师。尽管三人的选题过程都有一个讨论与修改的过程,但由于这些选题与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非常契合,所以,他们的研究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应届生的选题是《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学生以自己参加课程教学评价的经历为基础,从理论上对学生评教制度进行阐发,尤其是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既锻炼了研究方法,又为以后的学术发展打下了基础。其中1名在职人员的自述可以说明他选题的心路历程:

选择“教授治校”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更多的是导师指引的结果。但坦率地讲,最初拿到这个题目,并没有勾起我非常浓厚的兴趣。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觉得这个论题好像只要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把它作为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来做,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二是觉得在中国现有“体制”下谈论这一问题,会不会陷入“玄谈”的泥淖之中。

然而,随着接下来的资料搜集和相关研究工作的推进,我逐渐意识到当时认识的肤浅。首先,尽管“教授治校”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是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命题,但真要对这个命题所体现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予以清楚地解析,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远非“三言两语”那么简单。另外,在充分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的管理现状时,我强烈体会到赋予教师管理权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也让我认识到,这一研究不会是在“玄谈”,而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论文即将完成的时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开始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纲要》明确提出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并把“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提出来。尽管《纲要》没有引入“教授治校”的表述,但把教师权力的回归作为重大改革内容写进如此重大的政策报告,仍然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改革的决心,更加使我认识到这一研究的重要价值。认识的变化,直接影响研究态度的转变。在充分意识到这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之后,我仿佛觉得身上的责任感也在一点一滴地增加,这也成为帮助和引导我在写作中不断克服困难、摆脱消极的重要因素。

五、带研究生是一种修炼

当导师、带研究生,有的人把它当作一种荣誉,也有人把自己当老板[4],我自己从内心里把它看作是一种责任。从1998年开始指导研究生以来,不论是指导硕士生还是指导博士生,我都感到如履薄冰,因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不可复制的,一个学生毕业了,指导这个学生的经验和方法对其他学生可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不够的,还需要再摸索适合其他学生的方法。所以,每接收一个学生,我都感到接受了一份新的责任。

我把与研究生的关系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缘分。在茫茫人海中,导师与研究生能够走到一起,结成师生关系,塑造维系一生的感情,不能简单地解释为任务和责任,我觉得还有更深刻、更复杂的情感因素。在研究生招生中,不论是招生时选导师还是入学后选导师,我都讲究缘分。缘分不到,我可以不招生;有缘分,只要有计划指标,我可以多招生,哪怕是在向导师收取不菲的指标使用费的情况下,我也会尽量招收。每到考试之前或面试之前,都会有很多考生给我写邮件、发短信,询问我有没有招生指标,或者有没有确定的人选,对这些考生我都把他们划归缘分不够的范畴;有些考生表达希望选我作导师,我的回答大都是欢迎他们投考,祝他们好运,从不向他们表达我的倾向意见。还有的考生在咨询报考事项的同时,打听我的研究方向,我把这些考生归入“陌生”范畴。不少考生找了一些我的朋友或领导与我联系,给予推荐,我一方面表示感谢,另一方面认为选我作导师应当是考生自己的事情,如果考生连与我联系的勇气都没有,很难说这个缘分是让我满意的。在实行开学后选导师的情况下,很多考生与我联系,有的写信,有的到办公室与我谈话,我都热情对待,在了解他们的情况的同时,我会推荐他们去联系其他老师。我想作为院领导,很多考生会慕名联系我,与其他老师相比,我可能要占很多“便宜”。这样做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考虑一下其他老师。我知道很多学生为此感到很遗憾。

案例6

一位即将离校的硕士毕业生来向我辞行,我热情地接待了她,并向她表达良好的祝愿。我见她面露迟疑之色,便问她还有什么事。她问我:“老师,您为什么拒绝当我的导师?”我回答她我并没有拒绝她。她说道,入学后她马上给我发了邮件,向我表达了选我作导师的愿望,我的回答是希望她联系其他老师。因此,她就认为我没有接收她的意思。于是,她就联系了其他老师。我告诉她,我在邮件中确实表达过希望她联系其他老师的意思,但并没有说我一定不能接收她。我对所有学生都是这么回复的。她如果在与其他老师沟通的时候,双方都感到比较满意,当然是一段良缘,我会乐观其成。事实上,她后来所选的导师非常优秀、非常负责任,也非常适合她。在三年的学习中,我也一直在观察她,看到她进步很大,我为她和她的导师感到高兴。她因为学业优秀,英国一所大学录取她为博士生,并为她提供全额奖学金。她听了我的话,既有一种心头疑惑得到解答的轻松,同时又表现出不可置信地神情。她说:“老师,您怎么能这样?学生很难理解您邮件回复的意思。”我告诉她如果理解不了,就说明师生的缘分还没有到。我接着跟她讲,如果她去英国留学后有意回国发展,我愿意作她博士后合作导师。她听我这么说表现得很兴奋。

四年后,她完成了在英国的博士学业,获得了博士学位,与我联系、商量未来发展,表达了回来做博士后的意愿。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尽管我要在两年中为她支付八万元的博士后补助。

我对学生写论文要求很高,因为在我看来,研究生如果不会写论文,几乎不能称之为研究生。我要求学生必须多练笔,提高写作能力。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我经常会给学生出题目,让他们去做研究、写文章,有时候也跟学生合作写论文。在我自己发表的论文中,有一部分是与学生合作发表的。我在与学生合作撰写论文的时候,不仅给学生出题目,还会给学生谈研究思路、主要思想和文章的框架结构等。在学生写出初稿后,我会告诉学生如何修改,从文字到内容,从结构段落到逻辑思路,从写作体例到标点符号,等等,有的是在办公室当面谈,有的是在文稿上明确地批注。有时候,一篇文章我会让学生改三至五遍。学位论文修改次数可能更多,我记得有一位学生的学位论文在我的手上就修改13遍。

我一直坚持看学生的论文是第一要务,只要学生把文章发给我,我就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开始看学生的文章,并在第一时间给学生回复意见和建议。我的回复没有拖过一周的,多数都是在当天回复,少数在两三天回复,个别的在一周里回复。我经常要求学生与我合作开展研究,撰写论文。我认为,与学生合作写论文是对他们最好的学术规范训练。好论文是修改出来的[5],我自己写作的体会是只要一开始写作,修改也就同时开始了。与学生合作写论文的时候,他们的初稿一交给我,我在第一时间阅读后便指出文章中的问题和不足,请他们修改。在让学生修改的同时,我自己常常也开始这篇文章的写作。等到我把文章写出来了,我会让学生对照他写的文章,看我的文章是如何写的,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我相信通过对比,他们应能从中发现研究和写作的一些奥妙。看到学生写出论文,特别是看到他们自己写作的论文发表了,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有时看到论文质量不错,有比自己的论文发表了还高兴的感觉。我不发表冠名论文,只要以我的名义发表,文章就是我写的,或者我是文章主题、思想和写作的主要贡献者。

案例7

一天,一份知名期刊的编辑朋友打电话给我,我以为他是要向我约稿,没想到他问我×××是不是我指导的研究生,我告诉他是的。接着,他跟我说:“×××给编辑部投了一篇稿子,大家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写作都不错,准备发表,但有编辑提出了一个动议,希望您和学生一起署名,这样对文章和杂志似乎都更好。”我明白了,杂志希望我给他们一个“冠名权”。我告诉编辑朋友,学生的这篇文章从写作到投稿我完全不知情,文章能被他们看中,我很高兴,也很感谢他们对学生的关心。但我没有给文章做出任何贡献,我不能掠人之美,这样做的话是不尊重学生的知识产权。朋友听我这样说感到事情不好办了,我接着问他:“如果编辑部发表学生的文章,且以他个人的名义发表,我后面给杂志一篇文章,这样处理是否可以接受?”朋友答复这样更好。没多久,学生的文章发表了,我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研究生的学业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学生要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他们的学业过程大致划分为入学前期、课程学习期、学位论文选题期、研究和写作期、修改定稿期和毕业后等六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督促他们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工作量。在入学前期,招生录取一结束,有的学生的指导关系明确了,我就会给他们布置学习任务,要求他们阅读一批基础性的专业著作,并写出读书报告,在入学报到的时候交给我。有时候我会对他们半开玩笑地要求,如果报到的时候不能完成阅读任务、提交读书报告,就请他们更换导师。从录取结束到入学报到短   5个月,长则大半年,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让他们尽早进入学科领域,对学生将来的学习而言无疑是非常有好处的。

在他们入学后的课程学习期,我会提醒他们不要急功近利,要着眼长远,从终身发展考虑,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打好基础,要在广泛深入的文献阅读基础上,尽可能开展研究工作,要把上课与研究、读书与研究、研究与写作结合起来,从知识基础、理论功底、研究训练等方面不断充实自己。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功底,我在开学的第一次学术沙龙上,就要求他们通过阅读和修课,打好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等三大学科基础,为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做好理论储备。课程学习期也是学生的研究训练期,我会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他们的研究训练工作。曾有学生跟我抱怨,她感到不公平,因为在同一届的学生中,我与其他学生合作写了论文,而没有跟她合作。我告诉她,她自己会做研究,自己能发表文章,其他同学还不大会做研究,还没有发表文章,我跟他们合作主要是为了训练他们。

根据我的观察,学位论文选题期是大多数研究生开始有危机意识的时候。平时找个题目、写篇论文还比较好办,但要找到一个有研究价值的学位论文选题,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在冥思苦想之后,向导师汇报,大多都是不满意的结果。我十分看重学生选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极具教育意义。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历和职业志向,选什么样的题目来写毕业论文,既是学生要认真对待的,也是导师要严格把关的。我对每一个学生的选题都要反复斟酌,不论他们选什么题目、将来可能从事什么工作,两个基本要求必须达到:一是有研究价值;二是有研究的条件。从选题到完成开题报告,学生要实现思想和研究工作的第一次升华。我把它看成是学生真正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始,为此,我是不惜时间和精力的。每一篇开题报告的完成至少要经历四五个回合,在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中不断提升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层次,开题报告一通过,他们就可以自然地进入研究状态,开展更深入的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对研究工作非常重要,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我总是鼓励他们走出去,多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和其他学术活动,我的科研经费我自己花的不多,大多都被用作学生的差旅费和学术交流开支。关于研究、写作和论文修改在前面已经涉及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研究生与导师的缘分是一生的情缘。我对每一个研究生的感情都倍加珍惜,对学生的要求有求必应,不论毕业与否,我都一样地对待。每一个研究生从入学前到毕业我都倾注了自己最大的心力,我见证了他们的发展过程,陪伴了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和发展,感受了他们一路的欢乐和酸苦。坦率地讲,在学业上,我了解学生比了解女儿要更多更深入。我对女儿学业的了解主要是她在哪里上学、到了什么年级、何时毕业,但对学生的了解则达到了他们具体的学业进展情况,他们学习的困难和进步,他们发展中的欢乐和忧虑。他们多数比我年龄小,但也有的比我年长,有的与我年龄相当,我把他们都当朋友,他们也把我当挚友,一些不便对其他人言说的欢乐和苦恼愿意与我分享。每当出差到一个地方,只要有可能我都会约学生见见面,聊聊家常。有时时间紧,无法见面,我会告诉学生“到此一游”了,以后再找机会交流。从与学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师生情缘的幸福,节假日他们的一声问候会让我觉得为他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很多人认为,现在当研究生导师很多时候会令人感到情非得已、莫可奈何,一旦结缘就可能不仅要对他们在学期间各方面的行为负责,还要对他们毕业后的发展和生活负责。我以为这可能正是师生关系的精髓之所在,师生情缘需要导师一生的修炼来维系。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 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意义[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 15-21.

[2]   王严淞. 大学师生关系研究[D]. 厦门: 厦门大学, 2018: 1.

[3]   李盛兵. 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48.

[4]   别敦荣. 导师是“老板”谁该挨板子?[N]. 中国教育报, 2016-06-15.

[5]   别敦荣. 论教育学术论文写作[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4): 5-15.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年第6期)

 

[1]基金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委托课题“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